盟约自古有之,上至国家,下至个人,都和它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。我们也许觉得自己并没有和他人或者团体有什么盟约,其实盟约是十分抽象的,你在社会上活动,遵守法律章条,这就是你和社会签订了盟约,一旦你违反了法律,则是违背了盟约,会受到惩罚。
当然,盟约也可以具体为一纸明文书写的法定规章,上面列下一条条条款,待双方或者更多方确认无误,彼此都可以接受后,就可以在上面签字,接着履行。
盟约的作用是为了确定一种盟友关系,可以是政治性的,也可以是经济性的,它的精神就在于协同合作,互不背弃。人类社会自形成以来就离不开盟约,在我国古代,尤其是战争年代,盟约更是十分常见,这也是当时一种重要的生存手段。那么我国古代最早的盟约是什么呢?据专家考证,就是“侯马盟书”。
1965年,山西省侯马市秦村出土了5000余片玉片文物,玉片上所写的文字,经考古专家和古文字专家考证,认为其内容是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或卿大夫之间,于订盟誓约中所记载的言词,也就是盟书。因此,这些玉片文物被称作“侯马盟书”,出土的地点被称作“盟誓遗址”。
该侯马盟书由于年代久远,加上出土后保护不当,因此目前可以辨认出字迹只有653件。这些玉片文书大小不一,字迹也不相同,但是它们都是用毛笔字书写的,颜色有红色的也有黑色的,篇幅为十几个字到数百个字。
侯马盟书是我国出土的最早的用毛笔字书写的文字,也是首次发现的古代毛笔字所写的完整篇章,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字书写进程以及东周的文字、书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
而且其上书写的文字,字形古雅、运笔流畅,乃是东周时期的大篆体系,看起来古韵十足,看来那个时期的士大夫阶层的书法已经有较高的水准了。那么这些侯马盟书的内容是什么呢?谁又和谁签订了什么盟约呢?
这些玉片文物出土于山西,上面的内容是春秋战国时期,晋国的世卿赵鞅与卿大夫订立的文字条约,要求卿大夫们效忠君主、共抗外敌、不扩张私有土地和财产、不谋夺他人私有土地和财产、不私通敌国等等,符合我国古代盟誓制度的内容。
事实上,盟书是我国古代封建制度的一个体现,盟约也是主从关系、君臣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。侯马盟书的出土,标志着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,社会制度已经开始由奴隶制社会过渡为封建社会制度,而且已经初步完善。
侯马盟书在出土后,由于其重要的历史价值,被国家文物部门列为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十项重大考古成果之一,已成为国宝级的文物。它的出土,为我们揭开了东周时期的一道神秘面纱,让我们对那个时代有了更多的了解。
上面是“我国古代最早的盟约——“侯马盟书”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古玩收藏 内容。
当前网址:https://wap.jtmc.com.cn/23550.html
声明: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部分来自互联网,如果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,请发送到邮箱:admin@jtmc.com.cn,我们会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为您处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