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家御制玉笔筒大热7年涨14倍

     
2014年7月11日 19:16:07|来源:新快报|77 ℃

清乾隆白玉鹿鹤同春笔筒2007年拍出5408.75万港元

清乾隆白玉鹿鹤同春笔筒2007年拍出5408.75万港元

一件清代乾隆御制白玉松树纹玉笔筒,2003年上拍成交价174.24万港元,2007年迅速升至1880.75万港元,2010年再次出现时,拍出2520万港元的天价,短短7年,价格翻了14倍。

令人惊叹的,不仅是该玉笔筒的“滚雪球”式升值,更是玉笔筒在近年拍卖市场中强劲的势头。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中,乾隆白玉鹿鹤同春笔筒拍得5408.75万港元,居玉质笔筒成交价榜首。拥有一件皇家御制的玉笔筒,成为笔筒藏家的至高追求。

康熙乾隆两朝为御制玉笔筒高峰

玉,自古以来因其稀有珍贵,兴盛于皇家贵族。玉质文房用具虽早在宋辽时期已有使用,但用于笔筒,出现在明清时期,尤以清代居多。其中,皇家御制玉笔筒,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,以康熙、乾隆两朝为高峰。占据了皇家御制和稀缺玉材两大热门筹码,玉质笔筒渐获藏家追捧,并不意外。

在目前所有材质的笔筒拍卖中,成交价前10位的笔筒有4件为玉质,而且均是皇家出品。2007年香港佳士得秋拍“瑰玉清器珍藏2”专场中,清乾隆白玉鹿鹤同春笔筒拍得5408.75万港元,位列笔筒拍卖第三高价。该笔筒为白玉质,呈圆筒状,器壁通景琢山水人物图,为清乾隆最为流行的通景画雕琢风格,加上体量巨大、料工俱佳、流传有序,拍得玉质笔筒最高价,至今无法撼动。

近年来,随着这一天价拍出,玉质笔筒出现“水涨船高”,早年数百万元即被称为天价的时代已不复返。从乾隆御制白玉松树纹笔筒,在7年内的涨势便可把明玉质笔筒之脉,2003年成交价174.24万港元,2007年1880.75万港元,2010年2520万港元,7年涨了14倍。

玉笔筒中白玉质地价值最高

收藏热门,基本集中在康乾时期的玉质笔筒。康乾时期的玉笔筒,一般以和田玉和碧玉(或青玉)制成,有圆筒形、方斗形、竹节形和树桩形等,其中以圆筒形最为常见,外表往往浅浮雕山水人物纹,并阴刻御制诗和年款。因为乾隆皇帝对玉器的“痴迷”,因平定回部,玉材产量也渐增,留传下来的玉笔筒精品多归于该时期。

相较于其他材质的笔筒,玉质笔筒最为少见,这也造就了其价格优势,并持续走高。而玉笔筒中,又以白玉质地价值最高,每有精品必能拍出高价。位列玉质笔筒成交价前五位的,均为白玉质地笔筒。

“皇家血统”为藏家重视,不仅因为御制对玉材本身的“挑剔”,而且雕工精湛,构思巧妙,布局精心,反将玉材的缺点转雕成如国画般令人赞叹的秋意画面,如此雕工,仅有皇家造办处顶尖雕玉高手才能企及。

玉质笔筒成交价格排行榜

位次  拍品名称  成交价  拍卖公司  拍卖日期

1、白玉鹤鹿同春笔筒 HKD 54,087,500 香港佳士得 2007-11-27

2、御制白玉雕如意 RMB 25,200,000 北京匡时 2010-12-4

3、御制白玉松树纹笔筒 HKD 18,807,500 香港苏富比 2007-10-9

4、白玉羲之爱鹅图笔筒 HKD 12,980,000 香港苏富比 2011-4-8

5、碧玉御制 RMB 6,720,000 北京保利 2009-11-23

6、御制碧玉山水楼阁 HKD 6,487,500 香港苏富比 2007-10-9

7、碧玉庭院人物笔筒 RMB 6,160,000 中国嘉德 2009-11-21

8、碧玉朝贡图笔筒 HKD 6,620,000 香港苏富比 2011-10-5

9、巧作松柏万年笔筒 HKD 4,807,500 香港佳士得 2007-11-27

10、碧玉渔樵耕读图笔筒 HKD 4,207,500 香港佳士得 2007-11-27

清初张希黄竹刻笔筒2010年拍出602万港元

清初张希黄竹刻笔筒2010年拍出602万港元

清早期竹根雕山水人物大笔筒2012年拍出69万元

清早期竹根雕山水人物大笔筒2012年拍出69万元

竹笔筒:

竹雕笔筒上拍量最大抗跌性较强

“宁可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”,竹子自古为文人所喜爱。因生活之中随处可见,当笔筒作为文房用具兴盛于明代时,竹子成了第一选择,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材质。精于竹雕的名家辈出,为材质不占优势的竹质笔筒添光增彩。笔筒拍卖中,竹质笔上拍量历来最高,近两年,成交价均超过200万元,显现出竹质笔筒足够好的抗跌性能。

明末兴盛清初造极名门派别林立

明末,政局动荡,文人逃避现实,隐居一隅,自制成癖,工匠穷极工巧,锻造出许多精美绝伦的笔筒。竹质笔筒在明末清初达到技艺巅峰,这一时期,竹雕名家辈出。由于技艺经历了由浅及深,又由深复浅的过程,深指浮雕、透雕和圆雕,浅即浅刻、留青。技艺的差异,形成了不同的派别。

明代竹刻名家朱松邻、朱小松、朱三松祖孙三代,以浮雕和圆雕的深刻法创竹刻嘉定派。而濮仲裁委员会谦,以不事精雕细琢,只就其天然形态稍加斫磨的金陵派。至清代,竹笔筒成为文房中不可或缺之物,传世品甚多。清代竹刻名家有张希黄,他留青竹刻技法,为竹刻派浙派的代表;吴之璠,刻工圆润,尤善浮雕;还有封锡禄、邓浮嘉、周芷岩、尚勋、潘老桐等人。

2005年一笔竹筒拍出1140万元引起内地拍卖公司关注

竹子的唾手可得,使得竹质笔筒传世量颇丰。截至2012年5月20日,竹雕竹筒上拍总量达5270件,成交2045件,成交率38.8%,成交总额2.0262亿元。从2011年开始,金融危机波及艺术市场,市场受到一定的冲击,而竹雕竹筒成交价排行榜的前十位中,有4件是在2011年及2012年春拍中出现的,成交均价超过200万元,可见,竹雕笔筒有较好的抗跌性能。2005年划开了竹雕笔筒的分水岭,该年5月30日的香港佳士得拍卖,竹雕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以1140万元,为竹雕笔筒破局,使得竹雕笔筒为内地拍卖公司所关注,逐渐受到藏家追捧。2005年和2006年,焕发竹雕笔筒的生机,沉寂了数年之后,2010年至今,竹雕笔筒又重回巅峰,成交价排行榜中,有7件均为近三年所拍,可见竹雕笔筒的上涨“势如破竹”,不可小觑。

竹雕笔筒拍卖价格前10名

位次  拍品名称  成交价  拍卖公司  拍卖日期

1、竹雕高浮雕山水人物图笔筒 HKD 10,760,000 香港佳士得 2005-05-30

2、竹雕《西厢记》相送图笔筒 HKD 5,160,000 香港苏富士 2005-10-23

3、朱三松制乾隆御题 RMB 4,830,000 北京保利 2011-06-05

4、竹雕留青山水庭阁图笔筒 HKD 4,820,000 香港苏富士 2012-04-04

5、竹镂雕竹林七贤笔筒 HKD 3,480,000 香港佳士得 2006-05-30

6、竹雕嵩山草堂图笔筒 RMB 3,472,000 北京瀚海 2010-12-12

7、竹雕李半山八骏图笔筒 RMB 3,220,000 北京东正 2011-11-17

8、顾宗玉制竹雕人物图笔筒 RMB 2,688,000 北京保利 2010-12-05

9、竹雕兰亭群贤聚会图笔筒 RMB 2,352,000 北京瀚海 2010-12-11

10、竹雕三松款 RMB 2,300,000 中国嘉德 2011-11-15

中国四大砚台的来历和特点是什么?

绿松石的一般密度是多少?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鉴别绿松石?

嘉定派竹雕起源于什么时候?

哪些因素会影响竹雕的投资

古代青铜器的伪造方法有哪些?

标签: 玉笔筒皇家御制

上面是“皇家御制玉笔筒大热7年涨14倍”的全面内容,想了解更多关于 古玩收藏 内容。

当前网址:https://wap.jtmc.com.cn/292.html

声明:本站提供的所有资源部分来自互联网,如果有侵犯您的版权或其他权益,请发送到邮箱:admin@jtmc.com.cn,我们会在看到邮件的第一时间内为您处理!